技術支持
造成加工精度異常故障的原因隱蔽性強,診斷難度比較大,歸納出五個主要原因:機床進給單位被改動或變化;機床各個軸的零點偏置異常;軸向的反向間隙異常;電機運行狀態異常,即電氣及控制部分異常;機械故障,如絲杠,軸承,軸聯器等部件。另外加工程序的編制,刀具的選擇及人為因素,也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異常。
刀具磨損過程分三個階段:
1,初期磨損階段:刀具依然可正常使用;
2,正常磨損階段:刀具切割硬肉或硬骨頭不可以,切蔬菜水果可以;
3,急劇磨損階段:建議更換刀具,急劇磨損無法使用
走刀路線是指數控加工過程中刀具相對于被加工件的運動軌跡和方向。加工路線的合理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與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密卻相關。在確定走刀路線是主要考慮下列幾點:
1) 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 方便數值計算,減少編程工作量。
3) 刀具尋求最短加工路線,減少空刀時間以提高加工效率。
4) 盡量減少程序段數。
5) 保證工件輪廓表面加工后的粗糙度的要求,最終輪廓應安排最后一走刀連續加工出來。
6) 刀具的進退刀(切入與切出)路線也要認真考慮,以盡量減少在輪廓處停刀(切削力突然變化造成彈性變形)而留下刀痕,也要避免在輪廓面上垂直下刀而劃傷工件。
1.作用于銑刀上的銑削力
銑刀銑削時,由于切削變形與摩擦,銑刀每一參與切削的刀齒上都受到銑削力。為了實際應用,通常假定各刀齒上的銑削力的合力F作用于某個刀齒上,并將它分解為三個相互垂直的分力。
(1)主切削力FC 它是作用于銑刀圓周切線方向的分力,也稱圓周力,消耗功率最多。
(2)徑向力Fp 它是作用于銑刀半徑方向的分力。它使刀桿彎曲,影響銑削的平穩性。
(3)軸向力FO 它是沿銑刀軸線方向的分力。
Fp與FO的大小,若圓柱銑刀銑削時,則與螺旋角ω的大小有關;若端銑刀銑削時,則與主偏角κr的大小有關。
圓柱銑刀和端銑刀的主切削力FC可按經驗公式進行計算。當被加工材料的強度和硬度不同時,需乘以修正系數KFC。
2.作用于工件或工作臺上的銑削力
由于機床和夾具設計的需要,以及實際測量的方便,一般將作用在工件(工作臺)上的銑削合力F′(F的反力)按縱、橫和垂直進給三個方向進行分解。
(1)縱向進給分力Ff 它作用于銑床縱向進給機構上,其方向與縱向進給運動方向平行。
(2)橫向進給分力Fe 它作用于銑床橫向進給機構上,其方向與橫向進給運動方向平行。
(3)垂直進給分力Fv 它作用于銑床工作臺升、降機構上,其方向與工作臺垂直進給運動方向平行。對于圓柱銑刀銑削,按不同的銑削方式,會使工件抬起或壓向工作臺;對于端銑刀銑削,正好與Fo相反。
銑刀銑削時,各銑削分力與主切削力有著一定的比例關系。若計算出主切削力Fc,就可計算出Ff、Fe和Fv的近似值。
一、相關控制電路斷路或限位開關損壞
二、操作不規范,誤動作或機床失控
1、根據機床結構特點進行處理
2、抓住數控系統功能局限及特性
三、回參考點過程失敗,引起限位
四、機床參數受外界干擾發生改變或丟失
五、坐標系和數控程序的影響
數控磨床在磨削產品時,若磨削的產品表面出現振紋或螺旋紋,其原因是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可依據如下情況查找:
1、 金剛石筆是否松動
如果修正砂輪的金剛石筆出現松動,修整的砂輪表面自然會凹凸不平,磨削的產品出現表面質量是在所難免的。
2、 砂輪主軸和工件主軸轉速是否平穩
檢查砂輪主軸和工件主軸的轉速是否平穩:在診斷主軸轉速的時候,,讓所查看的主軸給定至一個速度,可以從主軸控制器的診斷參數中查看其是否在變化,變化的多少是多少。也可以用轉速儀測速。如果主軸轉速不穩,磨削的工件表面就會出現楞狀。
3、 砂輪主軸及工件主軸電機的散熱風機是否有震動
主電機的散熱風機有震動直接影響磨削產品的表面質量。
4、 磨頭的檢查
測磨頭的徑跳和軸向竄動,若超標,就要采取技術措施。若磨頭的徑跳超出標準值,在無法更換磨頭的情況下,可以將磨頭主軸油的粘度提高,來緩解磨頭的劣勢對磨削產品的影響。
5、 床頭箱撥爪及自位板
在磨削的工件旋轉中,如果床頭箱的撥爪與磨削的工件有相對位移;如果床頭箱的自位板在工件旋轉中間歇地滑動,磨削的工件的表面質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